思科的三大创新 让数据中心无处不在
- +1 你赞过了
今天,数据中心已经成为互联网应用和服务的基石。我们在网购平台上的一次购物、出门打一次车、中午吃饭时叫一次外卖……这些举动的背后都是数据中心在起着关键作用。
对大多数人来说,每天都会使用互联网应用和服务,但没有机会亲身接触过数据中心。“一座座大楼屹立于园区,进入其中一座大楼,要穿上‘鞋套’。走进去,里面机器声轰鸣,一眼望去,全是一排排的黑色机柜,机柜里的设备不停的闪烁。虽然是夏日,但是大楼里还有点冷。”这是天极网记者参观北京某公司的数据中心所见。
在数据中心里,不仅有机柜、服务器、存储和网络,还有UPS、空调以及运维人员。规模小的数据中心叫“机房”,规模大的称为数据中心,还有大型数据中心和超大规模数据中心。
据思科大中华区资深副总裁、产品事业部总经理魏松斌讲,他有一次参观微软在西雅图的一个数据中心。这个数据中心位于离西雅图市中心两个小时车程的深山老林里,非常庞大。“站在里面,一眼望不到尽头,里面有无数的服务器、各种各样的交换机,因为它还需要消耗很多能量,所以外面有一个很大的发电站。”他说。
传统的数据中心,规模庞大,拥有众多且复杂的设备,大家把数据集中在一起进行处理。这是传统数据中心的“模样”。
边缘数据处理催生全新数据中心
在传统数据中心存在的同时,数据的变化让新的数据中心出现。有些数据被集中在一起处理,还有些数据需要在边缘进行实时处理,这意味着新数据中心可能“无处不在”。
根据市场预测,到2022年,有3/4的数据将在边缘被处理,只有1/4的数据到中心和云端进行处理。这个新趋势,被称之为数据的边缘化。
举个例子,你去银行办手续,需要认证。除了证件之外,你还要进行人脸识别认证。你一刷脸,后台系统会把你的脸与之前数据库的“脸”进行对比,如果在本地进行处理,那么系统反应快,一眨眼认证就顺利通过,这样的体验就比较好。如果,处理需要跑到很远的大型数据中心,那么你可能要等会儿,体验会很差。
在万物互联世界,很多的工厂机器人和机器被连接起来,数据需要在本地处理,因为很多数据涉及到对工厂的控制,对延时、可靠性要求很高。
思科大中华区资深副总裁、产品事业部总经理魏松斌表示,“基于数据边缘化这个新需求,我们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建立一个小的数据中心来处理数据,而且边缘和数据中心要随时互通。”
为实现无处不在的数据中心 思科的三大策略
那么,如何打造无处不在的数据中心?思科有三个策略:自动化、多云和安全。
自动化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层面,思科宣布将ACI扩展到云端,并将ACI解决方案扩展到AWS和Azure云平台。
十年前,思科一个工程师团队创立一家名为Insieme的公司,研发ACI。随着数据中心越来越大,需求越来越复杂,网络变得越来越复杂。因此,ACI的第一步就是把网络简化。
“网络不管多大,在外面的应用看来就像一台交换机一样,达到简化的极致。” 魏松斌说。并且,ACI是基于意图的网络,是以应用为中心的基础设施,网络、计算、存储都是为应用服务的。
他举了一个例子。“几年前,我在美国某一百货的网络平台上买东西,因为网络阻塞,提交订单时,付款总是过不去。如果有ACI,它知道在线买东西,付款的时候最关键。那么,无论网络怎么堵塞,它都要让你优先通过。”他说。
ACI采用了一种独一无二的开放方式,集成在应用部署所需的所有虚拟化和容器框架里,能显著简化数据中心的运营,同时提高敏捷性和安全性。
魏松斌称,“ACI是一个开放式架构,有很多生态合作伙伴。我们与很多应用开发商合作,把它们的意图自动地转为网络配置,这样不仅让数据中心人员、IT人员大大简化工作,而且能实现优化。并且,它还可以和很多其他平台进行集成。”
通过ACI Anywhere将ACI扩展到了任意工作负载、任意位置和任意云端;而虚拟ACI已经支持裸金属云和远程边缘位置。一个ACI可以跨越多个数据中心分区,或数据中心,但却像一个单一的数据中心那样运行和管理。
进一步讲,随着数据无处不在,ACI可以到边缘的小的分支机构,而且能连接到大型数据中心,形成一体。在IT管理人员看来,像一个数据中心一样。
其次是面向分支机构的HyperFlex。它可以理解为思科超融合的实现。在传统的虚拟化基础设施建设中,计算、存储和网络是分开的,超融合则是把计算、存储、网络以及虚拟化资源一体化。
HyperFlex超融合有着许多优势,比如按需提供资源、敏捷的架构、高效率、易于横向扩展、企业级特性和更好的TCO等。它可以实现水平扩展,即插即用。
经过三年的发展,思科的HyperFlex已经发展到第四代——HyperFlex 4.0。思科进一步关注到边缘计算对企业的重要性,关注到企业远程办公室和分支机构(ROBO)对超融合部署的依赖性,从过去专注于性能、可靠性和可用性等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设计思路进一步增加对边缘计算和ROBO的支持,实现从超轻负载到企业关键应用的全面支持。
据魏松斌表示,“无论是在核心的数据中心,还是公有云、私有云,或是远程边缘,都可以用HyperFlex同样的架构,把计算、存储和网络融合起来。它的核心管理平台就是Intersight软件,通过Intersight的集中管理,不管有多少数据中心,不管数据中心的大小、地理位置、设计、规划、部署和运维管理,都是完全一致性的。”
多云和安全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85%的企业表示他们将上云,而且是多云。在多云方面,思科有一个CloudCenter的技术。
目前,企业上多云,最头痛的是各个公有云的接口不同,性能不一样,实现不一样。一旦企业某个应用要上多个云时,每一次应用都要改。而思科的CloudCenter则提供了一个公共的统一接口,因此为企业上云提供了很多方便。
此外,思科还提供多方位的增强和扩展软件,包括多云/混合云管理套件(CloudCenter、Container Platform、Intersight)、应用管理套件(AppDynamics、CWOM)和安全管理套件(Tetration Analytics、Stealthwatch、NGFWv)。
这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Stealthwatch。它是网络基础架构之上的安全可视化和事件分析引擎。众所周知,今天的网络攻击不仅来自外部,而且很多是从内部来的,并且很多流量是加密的。
魏松斌披露,“不管你的流量是否加密,通过Stealthwatch,我们用人工智能的方法可以看到流量的模式,因此可以判断出是否正常,防止来自外面和内部的攻击。
写在最后:
无论是ACI,还是HyperFlex以及多方位的增强和扩展软件,都让我们看到了思科在数据中心上的创新。这种创新的目前,是为了实现数据中心“无处不在”,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最新资讯
热门视频
新品评测